為了讓更多的患者受益于“冬病夏治”獨特療效,6月25日,由中醫藥學會專家聯合發起的首屆冬病夏治宣傳月大型義診活動在重慶銘醫堂醫院舉辦。在為廣大市民提供咨詢義診服務的同時,普及中醫治未病的理念,讓市民切實感受中醫藥的“簡、便、廉、驗”的魅力、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
原定上午八點半正式舉行的義診,不到七點就有病人在醫院門前等候。中醫藥學會名譽會長馬有度教授、中醫藥學會會長周天寒教授、中醫藥學會副會長楊國漢教授、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李配富教授及鄭衛琴教授、名老中醫宦紅、郭建國等12位學會專家親臨義診活動現場,為市民提供免費的診療服務。由于機會難得,雖然陰雨綿綿,但仍阻擋不住市民前來找專家的腳步,患者們在平日里一號難求的專家診室外,早早就排起了長龍。
馬有度教授7點50分提前半個多小時來到診室,看到外面排起了長龍,雖然還沒有到八點半的義診時間,但他立即換上診療服,開始為市民看病,一上午水也沒顧上喝一口,廁所也沒來得及上一躺。“小伙子,你媽媽們的病不光要靠藥物控制,情志調控也很重要,這能讓藥物治療事半功倍”。雖然很忙碌,馬有度教授仍不時提醒患者及其家屬,對生活、運動、情緒的調控,他面帶微笑的對64歲的患者周大姐說:“得了病不可怕,你要保持要的心情和戰勝病魔的信心,你一定要開朗起來,就要像我這個80多歲的小馬哥一樣。”
市民孫先生為看馬有度教授的專號,早早就到達醫院等候了2小時,但孫先生不解馬教授給他開具的藥方僅七十多元,孫先生稱他因失眠問題今天特地來找馬教授看診,希望馬老一定要開好藥,再貴都無所謂,但馬老稱“不管是貴藥還是便宜藥,能治好病才是好藥,中醫講究因病施治,要根據你的身體情況來開具處方,而不是根據你口袋里有多少錢來開具處方。”聽完馬老一席話,孫先生向馬老豎起了大拇指,由衷地贊譽馬老醫德高尚。
“冬病夏治可以治療哪些疾病?”“我的情況適合采用冬病夏治的方法嗎?”“夏季我該怎么調養?”炎炎夏日,伏天將近,對于冬病夏治,市民的種種疑惑,銘醫堂現場的各位名老中醫都進行了一一的耐心解答,幫助市民辨證施治,并一對一的進行夏季養生保健指導,并為其量身定制了健康套餐。
冬病夏治到底治哪些疾病呢?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冬病夏治適用于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氣管哮喘及免疫力低下及平素易感冒的患者,凡中醫辨證屬脾腎陽虛的虛寒體質者也適用,尤其在三伏天療效更佳,但不適用于陰虛的患者。”銘醫堂名老中醫馬有度教授提醒說,有些患者在貼敷過程中,若出現皮膚發癢、發紅、小水泡等現象時,不必恐慌,屬于正?,F象,一般是藥效吸收的顯著效果。
活動接近尾聲了,群眾的熱情仍不減。號脈、詢問病史、詳述病情、開方下藥,醫生們耐心地為每一位百姓診治著,開導著患者的情緒?;顒赢斕?,惠及群眾300余人,發放了中醫藥科普知識手冊及中醫藥特色香囊300余份,免費三伏貼200張。
此次義診活動旨在讓群眾掌握了中醫防病治病養生保健常識,提高老百姓對中醫藥的認識,推廣了中醫藥文化,增強了公眾對中醫藥的正確認識,拉近了名老中醫與老百姓的距離,為我市中醫藥事業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接下來,銘醫堂醫院作為市中醫藥學會的“團體會員”單位,將承接學會更多的諸如《中醫藥法》科普宣傳、季節性養生保健義診等大型活動,充分發揮學會專家陣容優勢,更好地惠及廣大市民,為市民健康做出應有的貢獻。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